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离子束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35 秒)
较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机器具有更为完整和生理的构象。因此,在细胞环境中直接对蛋白质机器进行三维结构解析是结构生物学的下一个目标,也是冷冻电镜技术发展的前沿。而利用冷冻电镜研究细胞中的蛋白质结构,需要采用聚焦离子束将细胞减薄成150纳米左右厚度的薄片。该方法通过高能离子束轰击冷冻细胞生成一个薄片。由于离子束接触薄片的上下两个表面,该减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两个表面产生损伤。目...
较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机器具有更为完整和生理的构象。因此,在细胞环境中直接对蛋白质机器进行三维结构解析是结构生物学的下一个目标,也是冷冻电镜技术发展的前沿。而利用冷冻电镜研究细胞中的蛋白质结构,需要采用聚焦离子束将细胞减薄成150纳米左右厚度的薄片。该方法通过高能离子束轰击冷冻细胞生成一个薄片。由于离子束接触薄片的上下两个表面,该减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两个表面产生损伤。目...
2022年8月,由近代物理所生物医学中心生物物理室与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团队合作培育的3个水稻新品种“东稻211” 、“东稻812” 和“东稻862” 通过了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获得了审定证书。
2013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技术生物所召开。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物质研究院的共10位委员出席会议,合肥研究院、技术生物所领导出席并致欢迎辞。
许安,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与健康专业硕士(1999, 9-2001, 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博士(2001.10-2004.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与健康专业博士后(2005.3-2007.6),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
黄 青:男,汉族,1968年出生,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物物理,激光光谱、生物光谱和物理化学。199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中科院大恒光学特等奖;1996年考取德国大众奖学金出国留学,2000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实验物理博士学位。 2000-2008在美国Uni. Puerto Rico 和Drexel Uni.从事物理化学及生物光谱学研究工作。在国外...
郑之明,研究员,1963年出生,籍贯安徽怀宁,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技术学术带头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化学专业,1991年毕业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多项研究成果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并成功产业化;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国家专利2项。研究方向为离子束微生物反应工程...
姚建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元月至2001年6月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环保、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环境辐射、离子束与微生物体相互作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低能离子束诱发模式生物体表观遗传学效应机理》、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效生物农药成分纯化及作用机理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其中省自然基金结题获得A级水平;承担并主持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并已顺利结题,培养研究生20...
吴跃进: 1958年生,博士,研究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植物系生物学实验室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研修期间,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相关的分子生物技术学习。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人选;围绕离子束辐照生物学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4)、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和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6)。现兼任安徽省遗传学会、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某些微生物是高质量油脂的生产者. 微生物油脂不仅有益健康, 而且是生物柴油潜在的油脂来源. 中国是个油脂资源缺乏的国家, 开发微生物源油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产油微生物——高山被孢霉菌为出发菌, 以单细胞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率为筛选目标, 采用二步离子束诱变-筛选的策略, 获得了高产菌株. 研究了高产菌株的营养需求, 创建了重复利用提油后的残体(菌粕)合成微生物油脂的技术. 针对丝状真菌高密度...
某些微生物是高质量油脂的生产者. 微生物油脂不仅有益健康, 而且是生物柴油潜在的油脂来源. 中国是个油脂资源缺乏的国家, 开发微生物源油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产油微生物——高山被孢霉菌为出发菌, 以单细胞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率为筛选目标, 采用二步离子束诱变-筛选的策略, 获得了高产菌株. 研究了高产菌株的营养需求, 创建了重复利用提油后的残体(菌粕)合成微生物油脂的技术. 针对丝状真菌高密度...
为给离子束诱变技术在小麦品质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N+ (30Kev)注入诱导获得的小偃81突变系M4 代种子为材料,采用SDSPAGE 和APAGE 技术对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3个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系:1Ax1缺失系、1Bx14+1By15缺失系和1Dx2+1Dy12缺失系,出现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Ax1>1Bx14+1...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派奥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雪晶生化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支甘”项目——“重离子束诱变阿维菌素菌种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经过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利用100 MeV/u C离子束对高产酒精酵母菌株进行了辐照诱变的研究。 采用红四氮唑作为筛选指示剂, 得到了5株产酒能力有所提高的突变酵母菌。 利用甜高粱汁的发酵结果表明, T4突变菌株的产酒精能力比原始出发菌株提高了18.6%, 且发酵液中的残糖含量也有所降低。 随后对T4菌株在甜高粱汁中的最适宜发酵条件做了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 最适发酵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 ℃和4.5。 通过10 l发酵...
选取一株由离子束辐照诱变获得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研究其在不同离子辐照剂量范围的辐射敏感性。结果发现,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因其线粒体及线粒体DNA发生突变,在离子束辐照时,在低剂量区域表现出较高辐射敏感性,在高剂量区则表现出对于辐射的抗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