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牛肝菌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152 秒)
2021年底,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艳春博士和杨祝良研究员编著的真菌学专著《The Boletes of China: Tylopilus s.l.》(中国牛肝菌:广义粉孢牛肝菌属)纸质版由国际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正式出版。该书电子版于2022年1月1日上线(https://doi.org/10.1007/978-981-16-2986-0)。牛肝菌类真菌是国际上公认的真菌分类中最为...
在森林土壤中,木材分解真菌、枯枝落叶分解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作为有机物的分解者,腐生真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植物的共生伙伴,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供微生物利用。研究腐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在碳源、氮源获取和有机质降解方面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类型真菌参与的生态过程和功能。牛肝菌目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杨祝良研究组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的研究。为解决该属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难题,该研究团队牵头,主动与8个国家9个单位的国内外同行合作,广泛采样、借阅国内外标本馆馆藏标本,由杨祝良研究员指导的韩利红博士等人员,对采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中美洲的该属标本进行研究,基于编码RNA 聚合酶II 的第一大亚基(rpb1)和第二大亚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的研究。近日,在广泛采样、借阅国内外标本馆馆藏标本和与国内外同行合作的基础上,杨祝良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韩丽红等人利用来自非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松塔牛肝菌标本,通过DNA片段测序、分子系统发育重建、分类学研究、分化时间推断、祖先状态重建和演化速率分析,构建了该属较为全面的分子系统发育框架,对松塔牛肝菌...
本文研究了美味牛肝菌液体发酵对不同浓度镉(Ⅱ)(Cd~(2+),0、16、32、48、64、80 mg/L)的生物富集特性。结果表明,Cd~(2+)处理显著抑制了美味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p0.05),生长抑制率为50%的Cd~(2+)浓度为56 mg/L。菌丝体对Cd~(2+)的生物富集量可高达3335.7 mg/kg DW,富集系数为52.1(p0.05)。菌丝体中可溶性总糖和多糖含量随Cd~(...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祝良研究组在对牛肝菌科进行10多年系统研究后,在该科的系统发育中取得新成果。不仅构建了牛肝菌分子系统的发育框架,还识别出几个新支系。牛肝菌科真菌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生态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菌物学家关注的“明星”真菌。在这类真菌中,既有重要的食用菌,也有易混的毒菌,在国内外因误食毒牛肝菌而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该科真菌能与10余科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关系...
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杨祝良研究组历经十多年材料搜集,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与国内外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较清晰地构建了牛肝菌科分子系统发育框架。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真菌多样性》。
牛肝菌科真菌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生态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菌物学家关注的“明星”真菌。在这类真菌中,既有重要的食用菌,也有易混的毒菌,在国内外因误食毒牛肝菌而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该科真菌能与十余科植物形成外生菌根关系,表现出较强的生态专一性和适应性,物种繁多、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属种区分困难,亲缘关系不清。被认为是真菌分类中最为困难的类群之一。真菌分类鼻祖弗莱斯(E.M. Fries)曾说...
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不少种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种是有名的毒菌,多数种是树木外生菌根菌。该科真菌形态多样、结构繁杂、分布广泛、平行进化与趋同进化并存,系统亲缘关系复杂,分类困难,食用物种和有毒物种容易混淆而导致毒菌中毒。
在土壤中添加促进暗褐网柄牛肝菌( Phlebopus portentosus) 菌丝及其宿主咖啡生长的营养液, 用暗褐网柄牛肝菌纯培养种接种盆栽件下的咖啡苗根系, 结果表明: 92.5% 以上的小粒咖啡( Coffea arabica ) 苗形成菌根, 菌根上外延菌丝向根尖、侧根及根系周围的土壤延伸生长, 与土粒相互交结形成菌塘。接种20 天后, 菌塘中子实体紧贴咖啡苗茎基或于咖啡苗株间生长, 共...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义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分离获得2 株稳定的菌株, 初步研究了两菌株的分离和培养条件。用ITS 序列分析, 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基于ITS 序列构建的系统树表明两株菌属于美味牛肝菌复合群, 并与夏生牛肝菌Boletus aestivalis (Paul .) Fr .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报道了闽西北三明市郊和宁化县的牛肝菌科二新种,并简述了该科的四亚科特征。
从绿盖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virens) 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麦角甾烷型甾体糖苷, 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 (22 E , 24 R )-麦角甾-7 , 22-二烯-5α, 6β-二醇-3β- O -[ 3 -( 3-苯基丙酰氧基) ]-β-D-葡萄吡喃糖苷, 命名为tylopiloside (1) , 同时, 其苷元cerevisterol (2) 也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值得注...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并培养成再生菌丝是研究食用菌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的一项技术。有的文章[1]已综述了有多种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已被分离,只有一些种的原生质体被培养成再生菌丝体,美味牛肝菌的原生质体虽已被分离但未培养成再生菌丝。食用菌原生质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再生菌丝体。Peberdy[2]曾论述过有的真菌是由原生质体膨大生长成形态不正常的类似出芽链的细胞而再生菌丝的较为特殊的方式。本文报道美味牛肝菌原生...
绒盖牛肝菌属一新种     绒盖  牛肝菌属       2009/3/31
菌盖宽2.5—4厘米,平展,中部稍下凹,黄褐色,有绒毛,不粘。菌肉淡黄色,伤后不变色。菌管与孔口均为黄色,受伤后不变色,孔口较大,角形,每毫米约一个,直生。菌柄长3—4.5厘米,粗0.3—0.5厘米,向下稍粗,色较菌盖稍深,呈污黄褐色。抱子在显微镜下于KOH溶液中呈蜜黄色,在梅氏液中浅褐色,长椭圆形,两侧不等边,光滑,壁薄,内含1—3油球,9.1—10.9(-12.3)×4—5.4微米,非淀粉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