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数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生态毒理学 区域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生态学 气候变化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238 秒)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的外来植物入侵形势严峻。入侵植物的肆意蔓延给入侵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甚至人畜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能有效地防控外来入侵植物,早期发现以及快速反应极为重要,而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动态则被是早期发现的基础信息。
CH4作为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近年来受到全球性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是CH4的汇。然而青藏高原正在经历着显著的气候变暖以及降水格局变化,在未来气候变化下高寒草甸CH4的吸收如何变化?CH4吸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内在机制是什么?为了解决此科学问题,高寒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学科组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贺金生教授2011年建立的增温-降水控制实验平台,利用...
湿地恢复工作不仅能够维持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也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往湿地恢复工作中,对恢复物种及恢复区域的选择往往是基于经验进行,缺乏对气候变化下湿地适应性科学认定。生态位理论模型可有效确定物种适宜性和恢复区域,因此,东北地理所姜明团队利用松嫩平原湿地植物分布数据,建立生态位模型架构,验证了生态位模型在湿地恢复研究中的可行性,阐明了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湿地的胁迫并划定了优先...
近50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着两倍于全球幅度的升温过程以及显著的降水格局改变。阐明长期快速的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高寒草地植被的生长格局,不仅关系着深入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水和能量的平衡和季节动态,而且与高原5000万只绵羊、1400万头牦牛和大量野生有蹄类动物的生存与保护、以及与500万当地牧民的生产与生活密切联系。前期基于卫星遥感观测数据研究表明,高寒草地植被的春季物候趋于提前。然而,相关研究缺乏长期野...
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因素,增加了物种的灭绝风险。实际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高,比如,种群数量越大,基因多样性越高,物种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化适应能力更强。鉴于蚂蚁种群在许多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被看作是指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响应的理想群体之一。目前,只有少数蚂蚁的全基因组序列(> 16,000种中的19种)被测量,且主要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近日,来自 9 个国家的 33 名微生物学家在《自然综述:微生物学》上发文表示,应该进一步将微生物融入主流气候变化研究和气候变化框架中,以应对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他们警告说,“提醒人类注意,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严重依赖微生物的反应,它们对于实现一个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至关重要”。
2018年3月13日,由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院士牵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及敏感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启动会议暨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旱区生态防护林影响评估及对策”第二次咨询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副校长安黎哲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傅伯杰院士、夏军院士、王会军院士、邵明安...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改变与气候变暖的共同作用对树木生长动态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最开始的单因子短期控制实验,发现CO2浓度升高具有肥化效应fertilization effect,能促进树木生长。但野外长期观测实验发现CO2施肥作用不可持续,在北美、欧洲以及热带地区等世界范围都发现气候变化导致森林衰退,甚至树木死亡。
2015年6月12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亚地区综合减防灾与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启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1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一 生态系统管理与气候变化研讨会闭幕。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高级编辑莫妮卡-康坦斯蓓乐,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教授和水保学院“梁希学者”特聘教授陈报章等诸位专家领导受邀并做大会报告。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发起人,北京林业大学自...
2014年8月4至6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科技经费监管中心和新疆中亚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亚洲中部干旱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管理”项目检查会。
2014年4月25至27日,由新疆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德国波斯坦气候变化研究所(PIK)、慕尼黑工业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主办联合协办的“中德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国内外的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成义在会上作了“气候变化对新疆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与适应策略”的报告。
研究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机理,对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应措施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1981—2010年气候变化对河北邢台夏玉米产量潜力的影响及农民采用长生育期品种的适应措施.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邢台地区气温显著上升,平均温度上升速度达0.49 ℃·10 a-1;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显著降低,降幅分别达0.56 h·d-1·10 a-1和2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响应规律和陆地植物适应对策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不同生态系统植物C∶N∶P的影响、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光合途径物种元素的影响,以及氮沉降对土壤植物元素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等基础上,从植物生理特性和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揭示了其可能存在的内在机理,以期为研究C、N、P化学元素在土壤植物之间传递与调节机制、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