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生物学 生物相关记录23029条 . 查询时间(1.123 秒)
关于召开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三届八次理事会暨第三届八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温廷益研究组以微生物和真核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机制,阐明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与肿瘤发生及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解析重要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晶体结构,指导蛋白质定向进化,改造酶分子特性;开发高效基因组编辑、新型调控元件、生物传感器等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重要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制剂细胞...
全球肥胖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超过25亿人超重或肥胖,母体在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摄入状况对后代的生长发育影响深远。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母体的营养过剩,会增加后代肥胖的风险,引起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症问题。以往研究主要局限在母体哺乳期饮食对雄(男)性后代的影响,缺少对不同性别的后代差异影响的系统性研究。
在广袤的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着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野生植物——大果白刺。这种被誉为药食同源的神奇植物,不仅在经济和生态方面展现出极高的价值,其药用价值更是令人瞩目。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对大果白刺的深入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这一野生植物的高值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相关论文发表于Food Chemisty。
过氧骨架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独特存在。过氧骨架主要含有O-O键的结构单元,可赋予分子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相关研究表明含过氧骨架的化合物(青蒿素、蒿甲醚和鹰爪素C等)具有出色的抗肿瘤、抗菌和抗癌等活性。手性的有机过氧化物是极具价值的合成中间体,因此,在不对称合成领域,手性的有机过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学开发一直备受重视。传统化学方法由于手性识别和控制难、以及过氧化物稳定性差等原因,很难获得手性纯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微生物组学及应用研究组现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助理研究员岗位人员1名。
肌腱-骨界面的独特结构可有效缓解应力集中,在人体运动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发生损伤时,由于生理结构复杂和再生能力差,临床手术治疗往往会导致界面处瘢痕组织形成,提高再次损伤几率。传统的生物材料倾向于增强与肌腱-骨直接相关的生物功能,如成骨分化或肌腱分化,但损伤部位三维微环境,尤其是体内免疫细胞引发的炎症反应,同样至关重要。根据研究经验,减少 M1巨噬细胞在肌腱-骨界面的聚集并诱导 M2巨噬细胞极化...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Plant cellular messengers mobilized to defend”的论文,阐述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信号交叉与关联。2024年3月15日研究发现植物免疫...
2024年3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薛宇教授研究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Using bioinformatic resources for a systems-level understanding of phosphorylation”专家评介文章,详细论述了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从系统层面理解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与面临挑战,为今后运用多学科交...
近期,白明团队分别联合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lfried Vogler团队、韩国首尔大学Seunghwan Lee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聂瑞娥团队等,创制一种基于新型近光式昆虫灯诱器(Portable Funnel Light Trap,PFLT),为夜间昆虫多样性定量监测提供新方案;以SITE-100秦岭样地鞘翅目叶甲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学证据,揭示位于古北区与东洋区交界处的秦岭昆虫群落...
Sirtuin蛋白是一类从古细菌到人类高度保守的去乙酰化酶,其酶活依赖于辅酶因子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通过热量限制延缓衰老策略的重要靶点,在多个物种中发挥着寿命调控相关的功能,被称为“长寿蛋白家族”。人类sirtuin家族包括7个成员(SIRT1-7),均具有NAD+结合和相对保守的催化结构域,然而在细胞中的定位和活力却不尽相同。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尚缺乏针对人类SIRT1-7生...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气候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气候变化条件下,定量研究土壤中秸秆氮转化的特征,以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对于揭示秸秆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和改善未来气候条件下作物秸秆的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南部巽他陆架是世界海洋低纬区最大的大陆架,冰期低海平面时曾出露成陆,发育过大型古河流和热带雨林,是研究海洋大陆地貌变迁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极佳场所。深入了解这一区域古生物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本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环境演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因长期受到研究材料等的限制,我国尚未在这一区域开展过大规模多门类的古生物调查研究,相关认识极其不足。
“蛋白是基因执行功能的主要形式”、“测量蛋白的表达可更直接地反映细胞的功能状态”、“mRNA丰度仅能部分指示蛋白水平”,这些观点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共识。尽管如此,由于测定mRNA更为方便、经济、快捷,大量研究仍然倚重于mRNA组学数据来解析生物学过程。然而,蛋白翻译的延迟,转录终止后蛋白的持续存在,以及广泛的转录后调控等导致mRNA并不能十分可靠地指示蛋白表达及功能,并遗漏重要信息。这种局限性在研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团队揭示了一种双功能anti-CRISPR蛋白的作用机理,相关论文2024年2月2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