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物理学 太空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92 秒)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50周年之际,2023年5月1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应邀到高能所高能论坛作题为“从加速器到太空:与中国科学家共同探索基本物理五十年”的报告。高能所所长王贻芳院士主持论坛,现场300余名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参加活动,论坛同步线上直播,全网观众达1005万人次。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德国科学家近日在一枚探测火箭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太空原子干涉测量。鉴于原子干涉仪可以利用原子的波动特性开展极精确测量,如测量地球的引力场或探测引力波等,新研究有望更精确探测引力波。该研究由德国莱布尼茨大学领导,参与者包括多美因茨大学等多所德国大学以及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他们于2017年1月启动了MAIUS-1任务——这是首个在太空中生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火箭...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利用我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对尝试结合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理论进行实验检验。北京时间9月2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果。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近百年来,国际科学界试图融合量子力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通讯作者)、博士生刘晗(第一作者)、何建森研究员,周煦之研究员和物理学院肖池阶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一种创新的“电子回旋各向异性”作为度量太空等离子体磁洞边界的方法,揭示了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中电子尺度磁洞的几何形态和产生机制,相关成果以“MMS observations of electron scale magnetic cavity embedded...
目前,太空碎片的天基探测方法一般是激光雷达法.由于激光雷达的辐射频率一般为可见光或红外波段,在分辨厘米量级的太空碎片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激光雷达在探测时也面临一些客观问题:即(1)难以捕捉快速移动的太空碎片;(2)对目标体穿透能力低;(3)外层空间的强干扰环境对激光雷达的不良影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激光雷达在太空碎片探测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太空碎片体积小、预警距离远和强干扰环境等特点,提...
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10月17日发表一项物理学重磅研究:科学家们在太空中首次创造了“物质的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基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得到的见解,将会促进天基引力波探测器的发展。
In February 2018, the Aerospace Nuclear Science & Technology Division (ANSTD) of the American Nuclear Society (ANS) will hold the 2018 Nuclear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Space (NETS-2018) topical m...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最近开发出一种激光偏振检测新技术,不仅能确定太空垃圾位置,还能分析其成分。 在地球空间轨道上,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高速旋转着,给航天器和卫星带来巨大威胁。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部在用陆基望远镜和激光雷达(Ladars)跟踪17000块碎片,但这一系统只能确定目标的位置。研究人员指出,新技术能分析出一块残骸由什么组成,有助于确定其质量、动量及可能...
以前被忽视的地球引力(重力)对量子系统的影响,很可能会扰乱量子实验。如果这一结果得到确认,意味着一些量子研究或将无法在地球上进行。 不管怎么尝试,你都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电子可以。量子力学的规律告诉我们,亚原子粒子以叠加态存在,直至测量导致它的波函数坍缩。而一旦物体足够大,就会失去量子特性,这个过程被称为退相干,这主要是因为较大物体与环境的互动,迫使它们只能处于一个位置。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2年11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演示了利用热管冷却小型核反应堆,借助平顶裂变实验产生了24瓦电力,并驱动了内华达国家安全网站设备的斯特林引擎。科学家表示,一个飞行系统或许需要若干个热管和斯特林引擎组成的模块才能产生大约1千瓦的电力,这次成功演示证明,可靠的核反应堆有望被用作新型太空飞行动力系统。
东方网11月12日消息:11日出版的新一期《欧洲物理通信》上刊登了一篇特殊的论文,作者的通信地址是正在太空中的国际空间站。出版这份刊物的英国物理研究所认为,这是第一篇来自太空的学术论文。
北京时间5月16日晚8时56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领衔的国际科学计划——阿尔法磁谱仪2(AMS-0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人类从此进入粒子物理探测新时代。在未来20年里,AMS-02都将是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 在该项目中,AMS-02热系统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程林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解决了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这一关...
新华社东京2006年7月3日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宣布,该机构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国际空间站制成了光晶体,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太空物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太空物理学  发展  展望       2013/7/12
太空物理学的发展和展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