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物理学 研究员相关记录973条 . 查询时间(1.666 秒)
2020年10月24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第29届颁奖大会在北京铁道大厦举行,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基金会主任委员孙永福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基金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何华武院士等400人出席会议。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王刚研究员荣获2019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王刚研究员于2007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
2020年10月26日-31日,第四届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大会在线上举办,共有来自亚太及欧美地区的900余名学者参会。开幕式上,大会公布了本年度“亚太等离子体物理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名单,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王亮研究员成为磁约束聚变领域的唯一获奖者。鉴于王亮在托卡马克ITER-like钨偏滤器长脉冲运行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热与粒子排除,热流先进控制方法的发展和射频波电子加热下偏滤器热沉积区展宽机...
202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郭非凡研究员应邀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ndocrine Reviews在线发表题为“Amino Acid Sensing in Metabolic Homeostasis and Health”的综述论文。文章系统性总结了氨基酸的感应信号通路及其对能量和糖脂代谢调控、与人群代谢性疾病发病的因果关联及作为药物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
2020年10月18日,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举行。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研究员、所长助理陈金辉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陈金辉长期从事高能核物理的实验研究,探索宇宙早期物质形态。多年来他与合作者在反物质原子核实验探测和夸克物质性质测量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发现了反物质超核,并实现其质量和分离能的精确测量等,成果曾两次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他发表...
近日,中国物理学会公布了2020年“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的获奖名单,我所周善贵研究员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原子核物理),热烈祝贺周善贵研究员。周善贵研究员从事核物理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奇特原子核结构和超重原子核性质及合成机制。在奇特原子核研究中,他与合作者建立了包含连续谱贡献和形变效应的相对论性核多体模型,给出了形变晕核结构的自洽描述,揭示了晕与...
2020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发布2020年奖励公告,理化所高波研究员荣获“2020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高波研究员主要从事低温温度计量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提出了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方法,获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官方认可和推荐;基于原创测温方法,突破了极端稳定的多场环境测控瓶颈,建立了国际首套5-24.5 K温区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系统,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优于国际最好水平,...
2020年8月28日,超声技术中心王文研究员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 Publishing)2017-2019年中国最高被引论文奖(材料类)。获奖论文题为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temperature-compensated SAW-based current sensor using the magnetostrictive effect,2016年12月在国际学...
2020年8月28日,超声技术中心王文研究员获得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 Publishing)2017-2019年中国最高被引论文奖(材料类)。获奖论文题为 Enhanced sensitivity of temperature-compensated SAW-based current sensor using the magnetostrictive effect,2016年12月在国际学...
2020年8月,重庆大学韩德专研究员与香港科技大学陈子亭教授、清华大学郑春雄教授以及复旦大学资剑教授科研团队合作,从理论上构建了首个严格可解的连续谱中束缚态(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 BIC)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以《宇称时间对称性诱导出来的一类新型连续谱中束缚态和激光阈值态的共存现象》“Coexistence of a new type of bound state...
龚永洋。博士,四川西充县人,本硕博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韦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张永明研究员/袁望章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小分子/高分子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并在OLED器件、刺激响应智能材料、非线性光学等方面的展开应用研究。在材料/化学类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十余篇研究论文,引用854次(Google Scholar,2017.09.26)。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
胡立发,博士,研究员,1974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江南大学理学院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文核心期刊"液晶与显示"编委。2003年3月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9至2016年3月,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3至2017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2016年4月至今,担任江南大学理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液晶光学...
吴玉洁,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多铁材料、磁性纳米材料。主持课题:内应力和外应力对BiFeO3磁结构和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青年基金(2012-2014);BiFeO3薄膜的改性与磁电耦合效应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2011)。
何石泉,男,广西平南人,2013年中山大学热物理与能源利用专业博士毕业,进入广州大学工作。在相变储热方向,主要研究直接接触式储热技术,利用导热油等载热流体收集工业中高温废热,与相变材料直接接触换热储热。在对流传热与强化方面,主要研究中高温流体对流传热与强化技术。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国内外知名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Heat and ...
教育/工作经历:2019.10-至今:复旦大学 现代物理研究所 青年研究员;2013.08-2019.09: 德国约翰尼斯-古腾堡-美因茨大学 博士后;2009.09-2013.07: 南开大学 获理学博士学位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02.09-2009.07: 南京师范大学 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
生物自组装结构具有精细的三维形貌,其关键结构参数小于光刻等传统纳米加工手段的分辨率极限。利用自组装生物分子作为加工模板,目前已实现金属材料、碳基材料、氧化物材料的可控形貌合成。然而,基于生物模板的电学器件的性能往往远落后于通过蚀刻或薄膜方法制备的同类器件,且缺乏长程取向规整性,因而制约了生物模板在高性能器件中的应用。为此,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纳米器件物理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