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再分配相关记录159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调控水稻中的镉迁移对于减少镉大米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龚继明研究组利用水稻离子组学和数量遗传学手段,从中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库中克隆到了一个防御素类编码基因CAL1, 该基因通过外分泌方式将细胞质中的镉转运到质外体中(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近期的研究还发现其同源基因OsDEF8以类似机制特异调控镉从韧皮部细胞的外泌(Plant Physiology,2022)。防御...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王秀荣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发现了大豆中第一个参与菌根共生中蔗糖外排的转运蛋白GmSWEET6。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细胞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韩兴国研究组基于我国北方温性草原通量观测网络通量数据集(12个站点,82个站年),对比了不同草原类型能量通量及其分配的季节变化特征,量化了气候和植被因子(尤其是植被结构和生理)对能量分配过程的调控路径及相对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不同草原类型净辐射、潜热、感热和地表热通量均呈现单峰型季节格局,随植被物候发育,能量分配由感热分配为主转为潜热分配为主。气候和植被因子共同调控能量通量...
树木沿海拔分布的上限是一条低温气候界限,碳投资权衡是树木在其分布海拔上限生存的重要调控策略。以往的研究证实,储存优先于结构生长的碳投资权衡策略决定了海拔上限树木的抗寒性,但目前尚不清楚持续的气候变暖如何影响这些过程,特别是碳储存与结构生长这两个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否存在异步性。
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化肥的生产及使用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氮沉降量居高不下。目前关于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美地区,而且很多研究站点大气本底氮沉降量较低,模拟氮沉降处理时间较短。近期研究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氮沉降趋于平稳,但是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有关我国温带森林树木生长对长期氮沉降响应的认识十分有限。此外,光合碳水化合物在不同树木器官之间的分配是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大小的重要因素。...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结瘤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固氮效率最高、农业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固氮系统,对保持农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碳汇有重要意义。共生固氮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水化合物,然而,豆科植物如何依据光合产物供应情况调整根瘤固氮反应速率的分子机制尚待揭示。近期,河南大学研究团队于2022年12月2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Phosphoenolpyruvat...
2022年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朱学良研究组与景乃禾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Maternal mRNA deadenylation and allocation via Rbm14 condensates facilitate vertebrate blastula development”。研究人员揭示了Rbm14和母源m6A...
基因组生物学及其未来发展论坛(网络报告):大豆根瘤中能量状态通过调节碳源分配控制共生固氮的机制(2022年12月8日16:00)。
图片:Macrostomum属的各种物种:这种涡虫是透明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确定活体动物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大小。
2021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龚继明研究组在Plant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题为Two NPF transporters mediate iron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硝酸根转运蛋白家族(NRT1/PTR Family)中NPF5.9和NPF5.8是参...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化学组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ANSTO)等机构合作,利用稳定性氮同位素15N与放射性磷同位素32P双标记技术,量化了根氮再分配过程对刈割后植物再生长的贡献,以及干旱和氮添加对该过程的调控作用。
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碳在乔木和草本植物-土壤系统中分配的微小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化学组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Feike A. Dijkstra副教授等合作,利用13C-CO2脉冲标记方法,量化了植物光合碳的地下分配策略及其对干旱、氮添加的响应特征。
植物种间作用研究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研究证实,植物种间作用(竞争或协作)对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植物种间协作作用的存在对高山、极地、干旱与半干旱荒漠等极端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在高山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种间协作能够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地面生产力(即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植物需要通过动态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求生存和繁衍,但植物是如何兼顾生长、防御和繁殖的?植物为了实现生存和繁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通过营养生长维持生存和争夺阳光;②通过合成防御性化合物抵抗环境胁迫;③通过有性生殖获得更具基因多样性的后代;④通过无性生殖来提高繁殖效率。尽管营养生长、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和防御都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基本过程,但人们对在这些过程之间分配资源的策略知之甚少。目前相...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