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记录592条 . 查询时间(1.095 秒)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英团队开展了系统的链霉菌生态进化研究。先后揭示了链霉菌种内基因交流的生境障碍(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5)和链霉菌的网状进化历程(Mol Phylogenet Evol, 2016),并通过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证实生境适应促进了微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种群结构形成(Appl Environ Microbio...
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被公认为世界最重要的十大植物病原真菌类群之一,多个物种甚至整属被多国列为重点进境检疫对象,该属真菌可引起农林作物的炭疽病及水果采后腐烂(图1),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部分物种还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导致人的角膜炎和皮下感染。刺盘孢属物种的准确鉴定和识别对于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和病害防治效果、保障农林业生产、维护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该属真菌的形态特征简单,绝大多数物种...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年会于2022年1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号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并同步开通了线上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斌院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种康院士、郭惠珊研究员共同主持。学术委员会委员陈晓亚院士(线上)、黎家教授(线上)、李家洋院士、钱前院士(线上)、万建民院士(线上)、周俭民研究员(线上)、朱玉贤院士、左建儒研究员,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受宜研究...
2022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21年学术年会暨致微年度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微生物学新时代”,会议由科技战略规划与重大项目处主办,所领导班子成员及方荣祥院士、庄文颖院士及部分科研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主持。会议严格按照防疫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设置分会场并控制到场人数。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计1000余人次参加了学术会议。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其实现迫切需要科学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微生物作为地球物质循环的基石,在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20日微生物研究所举行了“双碳”与微生物组前沿高端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福院士、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研究所副所长冯晓娟研究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论坛由微生物所所长钱韦主持,副所长向华、党委副书...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大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失调和异常活化,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能力降低或丧失,从而导致身体正常组织、器官的免疫损伤和病理。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并不能从病因学角度根治疾病。患者不仅需要频繁和终生服药,而且毒副作用大。中国...
高效便捷的基因组操纵技术可推动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由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邱金龙团队利用水稻白叶枯菌内源CRISPR-Cas系统,建立了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实现了对白叶枯菌的精准遗传修饰,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effici...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种类最丰富的古菌类群——甲烷古菌的生理代谢及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该团队的李洁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10余年研究,发现模式甲烷古菌中组学水平的mRNA加工现象,改变了过去认为原核生物“mRNA不加工”的认知,揭示了古菌的核糖体蛋白合成和组装的转录后调控机制(Nucleic Acids Res,2017);发现mRNA加工对甲烷古菌的低温适...
工业快速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促使各国政府加速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力争早日实现“碳中和”。其中,设计和创建具有高效生物固碳能力的酶、生化途径、工程生物微生物组,已成为合成生物固碳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在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可利用六条天然固碳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其中最为人熟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以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为核心固碳...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免疫反应失调所致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多发于结肠和回肠末端。近几十年来,IB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有效根治IBD的治疗方案。肠道免疫系统能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其紊乱可能导致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深入探寻肠道免疫微环境稳态的调控机制将为IBD等肠道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翠华团队长期致力于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调控方面的研究,在病原感染免疫以及蛋白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结核病(TB)等疾病防治提供了多种新思路和潜在新靶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毕玉海研究员团队分别与清华大学陈晔光院士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吴森教授团队合作,建立了人远端支气管类器官和新冠病毒受体hACE2转基因猪模型,为SARS-CoV-2/COVID-19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精准治疗、疫苗和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测试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感染模型。
2021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办第四届芳澜讲堂暨魏江春院士九十华诞庆祝活动。讲堂邀请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院士做了《思考,实践,探索,发现,团结,向前——66年回顾》的报告。方荣祥院士、庄文颖院士、微生物所所领导班子成员,真菌室及各研究科学家代表、学生代表,管理部门代表在讲堂现场聆听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杨国强出席并致辞。云南大学、聊城大学、河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兄弟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团队利用mRNA疫苗开发技术平台,制备了RBD和S 两种mRNA疫苗免疫小鼠。通过新冠特异性记忆B细胞单细胞建库测序技术(10X Genomics)系统研究了两种免疫原所诱导的抗体库差异。研究发现,RBD疫苗调动的抗体基因座非常集中,抗体库中14.6%抗体都使用VH9-3:KV5-45基因座;S疫苗调动的基因座比较分散,在抗体库中没有发现占比很高的基因座组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课题组因此提出利用机用多种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判定不同ACE2与新冠病毒spike结合能力,并且选择了12个来源于蝙蝠的ACE2进行实验验证用以确认其结合能力。在预测能结合的6个ACE2中,有4个被验证能结合;同时,在预测的6个ACE2中,有5个被证实为不能结合,精确度到达了8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