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藏语文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藏语文相关记录216条 . 查询时间(1.777 秒)
藏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被国内外众多的学者所青睐,最重要的是它通过翻译的手段,沟通了各种不同语言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随着藏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藏族的翻译体系也就逐步形成,而且日趋成熟并确立了本民族风格的翻译理论体系,在民族译坛中独树一帜。
第一条 藏语文是自治区通用的语言文字。为了保障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我国藏语语法的研究,大致由两部分组成,即藏族学者的研究和内地学者的研究。从时间上看,藏族学者的研究居先,内地学者在后。西方从19世纪末叶才有人涉足这一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藏语语法的研究,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内地对藏语的研究,首先要推明清两代编辑的《西番馆译语》,此后则是乾隆帝御制的《五体文清鉴》。进入本世纪30年代后,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藏语真正的科学研究才进入了一...
论藏语动词(续)(图)     藏语  动词       2008/5/12
本文分十部分从不同角度将书面藏语动词(指词干本身,不包含后缀或其他附加成分)分为自主动词、不自主动词、结果动词、能否动词与形动词、及物动词与述说动词、不及物动词、情感动词与超越动词、自动动词、使动动词、互动动词与变化动词、判断动词、存在动词、领有动词与丰匮动词、趋向动词与致使动词、助动词、结构动词等小类,侧重探讨藏语动词作谓语时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
藏汉翻译学研究中,历史虽然选择了可译性,但长期的翻译实践并未消除人们一直以来对它存有的质疑。藏汉互译中的顾虑,在于历史认同可译的同时,仍在肯定着译文存在的解释主观色彩以及存在着的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互译最后的命运成了“必要之恶”。作者认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思考,这些顾虑和质疑在语言哲学上并非不可解释和接受。在具体的论证中,作者通过句法哲学、语义哲学等科学的语言哲学知识,分析了这些顾虑存在的原委...
作者通过对在北京的藏语文翻译界进行的一次实地调查走访,了解并介绍重点所访几家单位的翻译原则、现状以及译风等情况的同时,立足于语言文化逐步向科学性和世界性发展的态势,结合藏区实际情况,思考并探讨了藏语专词术语之所以不统一、不规范的原因所在。因期许于能对藏语文翻译业以及藏语文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作者由衷地阐述了个人对造成藏语术语混乱的主客体原由的看法,以探讨者的身份与藏语文翻译界的同仁进行了诚挚的时话...
藏语的魅力(图)     藏语  魅力  谚语       2008/5/12
藏族谚语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9世纪前后的藏文史料中,有一部《松巴谚语》集,就记录了一批谚语。公元11世纪时,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博多哇善于引用谚语宣讲佛法,后来由他的弟子将他的讲话整理集录成书,名为《喻法宝聚》,其中也记叙了大量的谚语。在藏区流传的谚语集有六七部。藏语称谚语为“丹慧”,无数丹慧内容丰富,寓意深邃,贯穿在神话、传说、寓言和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中。
藏族人的“信号语言”     藏族  信号语言       2008/5/12
人类使用信号语言由来以久,如用摇头、点头、摆手、招手等形体动作表达意愿的方式,就可能产生在遥远的洪荒时代。不过,信号语言也是伴随社会进步而发展的,即便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离不开充当语言的各种信号。举例来说,用手势表达的手语,航海船队的旗语,十字街头的红绿灯,道路两侧的标识牌及校园里的铃声等等,都是人们时常接触到的信号。
藏族谜语(特别是其中的某些传统谜语)反映出一种古朴真灼的美,它是研究藏族民俗民风、民间文学不容放弃的材料,史学家们若探人探究可能还会得到预料不到的发现。藏族谜语描写、比喻的绝大多数是人民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生活气息很浓。
《藏英字典》收词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从一些语文、医药、佛学、历史传记等著作中收集词目,而且还收集了前藏和康、青地区的一些口语词汇。词目一般都作了英文的对译和解说,列举了例证,有的还用藏文作了注释①。这部词典出版以来,声望颇高,风行80余年,可以说是藏文辞书的一个里程碑,直到1985年7月,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问世以后,才结束了它在藏文辞书中的领先地位②。
从「译仓」说开去     译仓  西藏       2008/5/12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原西藏地方政府组成机构的文章,文中说:“译仓虽在噶厦之下,但噶厦的一切公文和命令都得由译仓盖印后才能发出。”①看到这段文字,不禁使人联想到《达赖喇嘛传》和《藏族简史》中也有类似提法。《达赖喇嘛传》里说:“噶厦之一切政务公文,非经译仓审核不得上行下达。”《藏族简史》里说:“噶厦的一切公文政令,先经译仓的审核,钤印,才能生效。”这两本书里的说法都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上述文章中的...
  纳西族的东巴教、东巴象形文以其古朴、奇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已兴起“东巴学”热。但是,作为东巴教和东巴象形文字中的关键词——东巴,以往学者的论著中只作过简单的说明或注解,并没有作专门的剖析,使“东巴”一词至今仍语焉不详。为此,笔者以苯教与东巴教比较研究的方法,试析“东巴”一词的词源及其涵义。   一、现代学者对“东巴”一词的理解   “东巴”是纳...
“神川”考     “神川”  金沙江  塔城乡       2008/5/8
公元七世纪,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势力开始向唐的西南域扩张。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吐蕃军攻破西川安戎城后,唐“断吐蕃通蛮之路”的战略破灭,于是西洱河诸蛮也相继被吐蕃所征服(见《新唐书·南蛮传》和《旧唐书·吐蕃传》)。为了加强和扩大在西洱河地区的势力,吐蕃不惜花大力气在今滇西北中甸县五境乡与维西县塔城乡之间的金沙江上架起了一座雄伟的铁索桥,史称“吐蕃铁桥”,并在铁桥以西设置吐蕃铁桥节度府。于是唐樊绰...
新华网兰州2008年5月2日电(记者王艳明)通过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合作,西北民族大学的藏学专家正在加紧对流失海外敦煌藏文文献的整理,按照计划,万件流失海外的敦煌藏文文献将于2012年前在国内影印出版。 参与此项工作的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所长束锡红介绍,2006年率先开始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整理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出版了1册—5册,目前还...
通过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骚动的香巴拉》和“边界写作”的命名者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们》的比较研究,本文在主题、体裁和语言上对“边界写作”乃至“第三空间”勾画出一个简要的轮廓。从“边界写作”的主题和美学特征来看,它们都表现出了家国文化和宿主文化之间的冲突、对话与调和的过程。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说,它们在阶级、种族、性别方面表现出了与主流文化完全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