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相关记录828条 . 查询时间(2.963 秒)
胆管树网络对于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功能性生物工程肝可有效改善肝移植物供体不足导致的治疗短缺,在肝衰竭替代治疗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关于生物工程肝的研究大多缺少功能性胆管树网络结构,这导致用于移植的生物工程肝无法将肝细胞代谢废物和胆汁成分排出,从而再次导致严重的肝组织损伤,极大降低移植成功率。
2023年5月8日,《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姜卫红研究组等撰写的研究论文(Inactivation of the antidiabetic drug acarbose by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mediated degradation)。该研究发现了肠道微生物介导的药物分解代谢途径及关键酶,揭...
2023年 5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姜卫红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发表的研究论文,题为“Inactivation of the antidiabetic drug acarbose by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mediated degradation”。该研究发现了一种肠道微生物介导的药物分解代谢...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我国是L-半胱氨酸的生产大国,主要通过盐酸水解皮肤毛发的方法合成,但该工艺产物转化率低,三废高,环境污染严重。2023年来,各国科学家利用环境友好的微生物发酵法合成L-半胱氨酸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产量不高,硫转化率低,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硫的转化效率是影响L-半胱氨酸...
2023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研究团队在eLife发表题为“The nutrient-sensing GCN2 signaling pathway is essential for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by regulating histone acetylation under amino acid starvation”的研究论文,发现粗糙脉孢菌...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ass spectrum-oriented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ion mobility-resolved untargeted metabolomic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针对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四维代谢组学技术开发了...
2023年4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谢东研究组题为“PPDPF supp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TRIM21-mediated ubiquitination of RIPK1”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PPDP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
2023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应浩课题组在Diabetes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Adipocyte thyroid hormone β receptor-mediated hormone action fine-tunes the intracellular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systemic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在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 in the liver modulates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hepatic steatosis in mice的研究论文。
2023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应浩课题组在Diabetes期刊在线发表了标题为“Adipocyte thyroid hormone β receptor-mediated hormone action fine-tunes the intracellular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systemic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夜间光源过多暴露显著增加了代谢疾病风险。然而,光调节代谢的神经机制仍有待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光通过视网膜-下丘脑-棕色脂肪组织轴调节葡萄糖代谢。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题为:Light modulates glucose metabolism by a retina-hypothalamus-brown adipose tissue axis。
急性心肌梗死(AMI)会引起心肌细胞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并伴有纤维化、心脏硬化和功能丧失。糖尿病(DM)是AMI患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和常见的并发症。与non-DM-AMI患者相比,DM-AMI患者的死亡率风险更高,这表明需要特殊治疗来改善临床结果。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伴随机体代谢的失调。然而,AMI并发DM的整体代谢失调仍不清楚。
2023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能够行使蛋白磷酸酶的功能,并证明了FBP1介导的IκBα去磷酸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
对栖息于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而言,光是一切生命产生的源动力,也是生命体最重要的感知觉输入之一。同时生命体根据外界环境条件控制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平衡是生存的必须,而代谢紊乱会产生严重疾病,哺乳动物已经进化出了精确和复杂的调控网络用于持续动态调控血糖代谢。大量公共卫生调查显示夜间过多光源暴露显著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风险,那么光作为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其是否直接调控血糖代谢?其中涉及哪类感光的细...
在前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种康研究组在水稻寒害感知与防御“信号网络”中发现了包括感受器、激酶、叶绿体维生素E-K1代谢途径、转录因子和海藻糖代谢在内的一系列元件及其之间的网络关系。然而,关于寒害专一的DNA修复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则知之甚少。最新研究发现,具有特异性的人工驯化选择的自然变异耐寒基因模块能够修复寒害引起的DNA损伤。研究基于数据空间降维理念,通过数学算法将多维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