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学相关记录679条 . 查询时间(2.41 秒)
2022年6月14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近日组织专家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相关项目进行了项目结题综合绩效评价,由西北大学承担的“天山地区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估。
丁香属为温带起源的木本芳香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中较为古老的类群。全属30余种(变种),除3种在巴尔干半岛和北海道分布以外,其余在中国均有野生分布。作为东亚、欧洲和北美经典的观赏植物,丁香有着1400年的栽培历史和200年的育种历史,其药用功能的开发和芳香精油的利用在中国和欧洲由来已久。而丁香属全基因组信息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其时空演化格局的解析,也阻碍了药用功能的深度挖掘和定向育种目...
2022年5月7日上午9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海外名师课程”第5期《个体人类学》在线上顺利开讲。本期邀请国际著名人类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阎云翔教授主讲,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专业40名学生,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十余名年轻教师参加学习和研讨。
公元前2世纪末,丝绸之路途经新疆,使后者正式成为了亚欧大陆东西部文化传播、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桥梁。可事实上,很久以前新疆就是不同人群交汇的“十字路口”。
2022年3月13日下午三点,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2020级、2021级博士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第29期读书报告会,亦是本学期第一次读书报告会。应全体博士生邀请,院长乌日陶克套胡教授担任此次读书报告会指导教师兼主持人。本学期读书报告会尝试探索精读顶级学术期刊论文,学习高水平论文的行文思路、逻辑结构、写作手法等,以期提升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进而提升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
手斧石器工业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手斧技术研究的深入,聚焦该技术人群的生存方式与适应行为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主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复旦大学、贵州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等合作,采用定量生态模拟指标与石器技术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广西百色盆地史前手斧人群的流动方式与栖息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Mobility and settlement dynamics of...
研究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费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议题。按目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维持高生活水平需要相对较高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国际政策和学术界越来越强调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耗增长和环境影响脱钩。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联合其他团队,在人类遗传学领域的国际重要学术期刊Huma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Fine human genetic map based on UK10K data set”的研究论文。遗传重组是生命进化的基础,在有性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相互交换遗传物质,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相邻基因间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杨)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美国研究团队近期的成果揭示,已经灭绝的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拥有一种有利于生存的基因,能够帮助其节约能量安然渡过饥荒或者是个体的饥饿状态。目前只有一部分的现代人类遗传了该基因,造成负面进化的结果可能是由环境变化造成的。
人类的脑容量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古人类的脑容量究竟有多大?科学家告诉你答案。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复原出中更新世晚期许家窑人较为完整的头盖骨,并成功推算出许家窑人的脑容量。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专业期刊《人类进化杂志》。
近日,国际专业期刊《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邢松研究员和刘武研究员与国外合作者完成的研究论文“Evolution of cranial capacity revisited: A view from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cranium from Xujiay...
2021年12月23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Genetic connections and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tropical indigenous peoples in Asia”。研究团队产生和收集了全球热带地区近1000例原住民的基因型数据,...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值此时节,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于2021年12月5日晚19点在田楼611会议室举行博士生读书报告会,21级博士研究生全员参加本次报告会,本次读书报告会的汇报书目是《象征之林》,主讲人为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高旭。
近日,来自19个国家的21位协作组理事和多位表型组学领域的科学家,出席了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IHPC)在线召开的第三次理事会,就下一步加快推进“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重要事项展开了深入探讨。
2021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吴倩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携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张军课题组在《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ciphering the spatial-tempora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human hypothalamus development"的文章。研究团队系统深入的揭示了人类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