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314条 . 查询时间(2.067 秒)
研究人员认为,现在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3种类型干细胞是如何发生交互作用,确保胚胎正常发育。他们希望通过人类干细胞进一步进行实验,从而寻求从干细胞中培育出人类胚胎。
一项新研究显示,将刚剖腹产出生的雄性小鼠暴露在应激雌性小鼠的阴道微环境中,会引起小鼠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与应激孕鼠的雄性子代中发现的生理变化类似。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妊娠期应激对后代发育的影响。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两栖类的变态发育是甲状腺激素调控下的身体重构对陆生环境的适应过程。已有研究发现变态发育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转录调节作用发生的。对变态发育的调控除了激素水平、转录因子水平外,miRNA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RNA是一类长度约19-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在靶基因的3’UTR引起靶基因mRNA降解或者翻译受阻,从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而在胚...
2018年7 月 12 日消息,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利斯·埃利奥特(Lise Eliot)教授称,男性和女性的大脑之间并没有能分辨的差异。她指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行为差异是后天教育造就的结果,而非来源于先天条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研究组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Nestin-Cre特异地敲除Mettl3导致小鼠出现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并伴随哺乳期死亡。解剖和病理切片检测发现由Mettl3敲除引起的m6A甲基化修饰的缺失严重影响大脑皮层和小脑的发育,导致大脑皮层变薄和小脑萎缩。进一步研究发现,m6A甲基化修...
5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Nurse爵士应邀做客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峰论坛(第100期 ),带来了题为“Controlling the Eukaryotic Cell Cycle”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遗传发育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维才主持,研究所职工、博士后和研究生逾300人聆听了报告。Paul Nurse爵士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细胞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6月1日称,世界首例“线粒体移植婴儿”已于近期顺利出院。这一新技术帮助一位原发性不孕母亲成功受孕。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3日在线发布的一项发育学最新成果,长期以来存在于理论假设中的一种帮助组织并指导胚胎发育的细胞群——“组织者”(Organizer),首次被证明存在于人体组织中。该研究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了一个新模型,并确立了一个能促进人们进一步理解这些细胞运作方式的系统。
对胎儿的健康发育而言,怀孕初期非常关键。若有差池,便可能造成流产,或使胎儿将来出现健康问题。然而,在发生这类情况时,医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干预。刚怀孕不久时,他们看不到胚胎的情况,更别提治疗了。
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产生的后代同自然受精后代在遗传物质上几乎无差异,但是研究发现两者在某些表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通过总结辅助生殖技术对小鼠在性别、生长发育、行为学、寿命、器官和组织代谢以及分子表型等的影响,以期对辅助生殖技术在基因修饰小鼠制作、快速繁殖、净化、保种等一系列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导。
生物学最大的谜题之一是单个受精卵如何产生众多组合在一起形成身体的细胞类型、组织和器官。如今,由单细胞测序技术和计算工具构成的组合体正在为这一过程提供迄今最详细的画面。在3篇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称拍下了正在发育的斑马鱼或青蛙胚胎中大多数细胞基因活性的多个快照。随后,他们将这些每隔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被采集到的数据,集合成关于这些胚胎如何形成的连贯历史。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距离在不使用精子和卵子的情况下制造出人工生命又迈出了一大步。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干细胞放在一个培养皿里,它们会长成初期的胚胎形态,研究人员将其称为“类囊胚”(blastoid)。用干细胞作为培育原料将提供无限量的、一模一样的胚胎,在生物医学领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周《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 Blastocyst-like structures generated solely from stem cells,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培养出了类似早期胚胎的结构。转移至子宫内后,这些球形结构会触发类似于植入子宫壁时会发生的重塑事件。虽然它们不会发育成成熟胚胎,但是仍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关于早期发育的细胞培养模型,有助于阐明支撑这一重要生命阶段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吴青峰研究组联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用单细胞克隆分析法对丘脑核团发生机制展开研究。使用三种不同CreER驱动子小鼠结合报告基因小鼠MADM(基于双标记的马赛克分析)系统在克隆水平上追踪丘脑神经前体细胞谱系。研究发现如下:第一,丘脑神经前体细胞随着时序的推移,发生了从对称性增殖性分裂向不对称性神经发生性分裂再到对称性神经发生性分裂的转换;第二,每个神经前...
2018年4月23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和张勇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论文题目为“Reprogramming of H3K9me3-dependent heterochromatin during mammalian embryo development”。该文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小鼠植入前及植入后胚胎发育过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