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烟台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38 秒)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其体内外共附生微生物组成共生功能体,后者能够影响宿主的变态发育和繁殖。然而,目前对微生物在灾害水母变态发育和繁殖等生活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缺乏认识。
新污染物因危害大、不易治理等特点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其中,抗生素和微塑料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团队针对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其环境行为与生态环境危害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新污染物治理打下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TrAC Tre...
2023年来,水华、赤潮现象频发,故监测藻类及其代谢物浓度对于水质监测意义重大。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强烈促癌作用的环状寡肽肝毒素,在众多蓝藻毒素中其毒害能力最强。它的致病机理是通过抑制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诱发细胞角蛋白高度磷酸化,致使哺乳动物肝细胞微丝分解、破裂和出血,同时会对动物的肾脏等器官作用导致生理病变。然而,以往开发出的多种检测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复杂且昂贵,因此先进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在检...
抗衰老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前沿热点问题,这个问题在人类和陆生模式生物中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但是鲜有关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寿命决定机制的研究报道。紫扇贝和海湾扇贝同为Argopecten属扇贝,但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演化出截然不同的寿命。海湾扇贝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4个月,而紫扇贝的寿命可长达7-10年,海湾扇贝与紫扇贝的种间杂交一代寿命比海湾扇贝显著延长,且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生长优势,因此紫扇贝和海湾...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甲烷浓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湿地是最大的自然源。深入了解甲烷的产生过程对于认识湿地甲烷的排放规律至关重要。
2016年10月27日,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on Anderson和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童蒙蒙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Don Anderson研究员做了“Harmful Algal Blooms: New Technologies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的报告。
2016年9月13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景虹教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李景虹教授做了题为“单细胞分析化学”的前沿学术报告,介绍了单细胞分析化学的研究意义和前景,对其课题组近几年在单细胞分析方面的部分研究进展进行了展示。李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引起我所科研人员极大兴趣,双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探讨。烟台海岸带...
2016年5月27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秉海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友国教授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交流。交流期间,杜秉海教授做了题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研究与应用”的报告。在报告中,杜秉海教授详细介绍了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植物的直接促生作用和间接作用,以及克服连作障碍的作物专用多功能PGPR制剂研究与应用。李友国教授做了题为“华癸根瘤菌-紫云英共生固氮及菌植...
2016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林炳承研究员做了题为“微流控芯片:当今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平台”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目前微流控芯片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并对目前主要热点包括现代生物化学分析、即时诊断、材料筛选与合成、组织与器官仿生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最后林炳承研究员指出目前微流控芯片研究的主流已从平台构建和方法发展转为不...
2016年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许平教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许平教授做了题为“Bacterial genomics on microbial degradation: Molecular mechanism to value-added chemicals from environmental N-heterocycles”的报告。在报告中,许平教授介绍了细菌基...
2015年12月30日,韩国汉阳大学Jaebum Choo教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这是Choo教授的第2次来访。来访期间,Choo教授做了题为“Highly Sensitive nanoplasmonics-based immunoassay”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基于SERS的微流控传感技术,对各种生物标志物进行高灵敏免疫测定,并研制了相关的便携式检测仪。陈令新研...
2015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袁志友研究员应邀访问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并作了题目为“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全球变化”的学术报告,所内相关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2015年6月16-18日,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编号2011BAC02B00)的课题验收会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举行,其中课题“滩涂湿地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编号2011BAC02B04)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承担。
最近,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生态毒理学研究组在毒理学领域期刊Nanotoxicology 上发表论文,在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蚯蚓的毒理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
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李连祯博士被大会授予环境科学领域的“非损伤微测技术(NMT) 应用贡献奖”。这是对他率先将非损伤微测技术应用于镉等重金属离子的植物吸收转运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认可与褒奖。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将非损伤微测技术应用于植物营养、动物医学、植物抗盐等领域的七位科研工作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