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学 遗产相关记录83条 . 查询时间(0.073 秒)
三峡大学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中心于2017年10月成立,属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心以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为宗旨,以“大三峡”区域丰富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为依托,开展对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理论、遗产管理、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三峡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又为湖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于2019年10月,并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两地挂牌,由杨利慧教授任主任,张明远教授任执行主任。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共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在现有法律保护基础上,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保护经验,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准则,建立传承人及相关权利人补偿机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保护、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等机制,形成高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非遗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实践、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保护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
北方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4月,是学校直属科研单位。现有科研人员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助教2人。学历结构:博士、硕士生导师2人(武宇林,马建民),硕士2人(王瑞,杜丹)。研究人员中,享受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现任所长为武宇林教授。
民族传统节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所在。文章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视角,通过对苗族斗牛节、傣族泼水节、查干湖冬捕节以及京族哈节等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分析,试图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理论概括。民族传统节日不仅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即它们有相对固定的举办地点、时间、活动内容等,而且具有先赋性与自主生成性等特征,自身可以能动地自我发展,能自主地发生一些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变化,形成一些自生结构或自扩结构、自...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新术语的使用和界定可能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新框架、新伦理、新思维和新举措,也就是给中国社会输入现代价值观(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人权观念),进行非遗保护也是使保护的实践与《公约》价值取向看齐的过程。如果忽视这些新东西,我们不仅可能误解甚至根本不能领会UNESCO的良苦用心和基本用意,而且会使保护工作迷失方向或者失去本应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若能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形成广泛参与的运动,以浓墨重彩重绘了中国的文化地图,创造了新的历史。它带着新的话语进来,用文化共享代替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和社会排斥,重新高度肯定原来被历次革命所否定的众多文化事项的价值;它开启了新的社会进程,以文化共生的生态观念和相互承认的文化机制终结中国社会盛行近百年的文化革命,为近代以来在文化认同上长期自我扭曲的文化古国提供了文化自觉的方式,为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公民社会的...
妈祖信仰发生于宋代的莆田湄洲一带,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而在沿海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并得到了朝廷的青睐和加封。妈祖从此进入了国家正祀的序列,其信仰形式也得以官方化和经典化。近现代以来,该信仰因其本土性和特殊性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新时期的妈祖信仰又开始走上了一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道路,妈祖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妈祖信俗则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溯与反思妈祖...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生存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然会受到官方和媒体等外力的影响,变得官方化、商业化,表演色彩也会加重。遗产化后的民俗文化得以本真和活态传承的关键,在于确立一个实实在在的传承主体。民俗的传承,不仅有赖于个体的传承人,而且更加有赖于传承人之后的那个民众群体。
历史上的民族文物已由文物部门管理起来,此不多述。仅就近代民族文物所处的形势谈一些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文艺十套集成等工作,都留下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但是它多局限于社会形态和文化艺术的记述,对民族文物向来没有系统抓过,因此在历次政治活动中,毁灭了大批珍贵的民族文物。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中国第一个跨国申报并获得成功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非物质遗产),意义重大。笔者作为联合申报工作组的中方成员参与了此项工作,在此就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的价值、申报及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做如下阐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