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 质子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136 秒)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了质量为1882 MeV的共振结构X(1880)或为质子-反质子束缚态。4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同时,美国物理学会报道了这一成果。
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质子加速器”是中国科学院投资建设的位移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质子加速器装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承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设计建造,于2023年8月建成出束。2023年9月12日开展了质子束流测试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关于该加速器束流测试验收大纲报告,对测试方案与验收大纲进行了评审,同时进行了现场束流测试,专家组认为该加速器各项指...
2023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质子位移损伤模拟试验装置(PREF)出束调试成功,首次实现了质子储存、加速,慢引出到实验终端。该装置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台可在10~60MeV范围连续精确提供宽注量率范围高品质单能质子束的装置,在累积辐射效应、质子单粒子效应评估以及质子能谱仪标定方面有较好应用前景。
2022年8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60MeV质子加速器建成出束,首次成功储存、加速、慢引出质子到实验终端。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PREF)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负责,由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担设计和建设任务,可提供10-60MeV能量段连续精确可调、高流强、高占空比、大扫描面积的高品质质子束流,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
2023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天体X-射线暴重要反应26P(p,γ)27S热核反应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2023年4月26日,由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中能质子回旋加速器装置通过技术验收,这是国际首台专用于空间辐射环境效应测试的紧凑型中能质子回旋加速器装置,关键指标测试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是原子能院继100MeV回旋加速器之后研制的第二台紧凑型中能质子回旋加速器。该装置体积小、成本低,调节简便,其研制成功为空间辐射效应研究与应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模拟实验支撑,为国...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核反应组团队在近库仑势垒能区质子晕核8B的破裂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质子晕核8B在近垒能区的破裂(Breakup of the proton halo nucleus 8B near barrier energies)”为题,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1...
2022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强涡旋激光驱动等离子体棱镜实现高效聚束质子加速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Collimated particle acceleration by vortex laser-induced self-structured “plasma lens”为题,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
2022年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报道了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激光装置)10 PW平台磨合阶段的首个实验结果,利用SULF-10 PW激光轰击金属靶,获得了能量高达62.5 MeV的高能质子束,该结果是国际上已报道的飞秒激光质子加速最高水平之一。相关成果以“Acceleration of 60 MeV proton beams in...
一项试验性研究报道了一种稳定、紧凑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产生的质子对小鼠肿瘤的照射结果。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技术或能用于以改善癌症放疗为目标的相关研究。相关结果3月15日发表于《自然—物理》。
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结构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奇异现象,如原子核晕的形成、新幻数的产生、新的衰变模式等。质子滴线外的非束缚原子核会自发出射质子到达更稳定的末态;由于核子的对效应,其中偶质子数原子核倾向于同时发射两个质子。近年来,在轻质量区极丰质子的滴线外原子核中,还发现了稀少的三质子和四质子发射现象。这类奇特的衰变模式为研究质子滴线外的新核素提供了强大的谱学手段,揭示出丰富的核结构和核子关联信息。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智焕和华辉课题组及合作者在质子滴线外新核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四质子不稳定原子核18Mg,其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最轻的镁同位素少6个中子,通过奇特的四质子发射模式衰变到长寿命的14O末态(图1);实验同时发现18Mg中可能的第一个2+态,为质子滴线附近N = 8幻数的消失提供了新的证据。2021年12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智焕和华辉课题组及合作者在质子滴线外新核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四质子不稳定原子核18Mg,其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最轻的镁同位素少6个中子,通过奇特的四质子发射模式衰变到长寿命的14O末态(图1);实验同时发现18Mg中可能的第一个2+态,为质子滴线附近N = 8幻数的消失提供了新的证据。
2021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DNL0301)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国网安徽公司氢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经国网安徽公司组织的专家现场测试,该系统额定产氢220Nm3/h,峰值产氢达到275Nm3/h。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质子质量半径值,相关研究成果以快报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