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738 秒)
教育背景:1992-09--1995-06 复旦大学物理系 博士;1985-09--1987-06 四川大学物理系 硕士研究生班;1981-09--1985-06 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 学士。
周光召(1929.5.15-)理论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1951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兼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第九届副委员长。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于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1961年在苏联哈尔科夫大学毕业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于1979年来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高温超导、强关联电子系统、低维量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苏肇冰,195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94-1998年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强关联多电子系统,介观系统,低维凝聚态系统和非平衡量子统计。
欧阳钟灿,1968年清华大学自控系毕业,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为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液晶、生物膜理论、DNA生物大分子弹性性质及蛋白质折叠研究,此一研究方向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彭桓武,男,出生于1915年10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研究方向名称:量子理论。曾主持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他曾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杜孟利,研究员。男,1962年7月3日出生于陕西。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96年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提出了几种原子分子多通道问题的解法,并研究了几个重要分子过程在超新星和大气物理中的应用。目前工作:量子经典对应,复杂谱和动力学的关系,原子离子与强电磁场的作用,环境对原子离子过程的影响,原子离子过程的调控,原子高激发态,原子分子多通道问题等。
欧阳钟灿,1968年清华大学自控系毕业,1989年任理论物理所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现为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目前主要从事液晶、生物膜理论、DNA生物大分子弹性性质及蛋白质折叠研究,此一研究方向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郑伟谋,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统计物理中心从事研究。92年任研究员,199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他先后从事表面物理、随机过程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要研究方向是统计物理、生命科学有关统计物理问题。
陈晓松,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变理论;场论重整化群;有限系统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微重力下临界现象等。在液体统计物理研究中,我们首先从理论上确定离子—极性和离子—中性混合液体会出现退混合相变,还提出了一种可以精确地描述混合液体相变特性的方法,已被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的混合液体。在有限系统临界现象的研究中。
虞跃,1987年11月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早期曾在规范场理论、弦理论、几何量子化和拓扑量子场论方面发表了近30篇论文,1992年以后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理论研究上。最近几年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凝聚态物理理论上,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包括量子霍尔金属和边缘态理论),巨磁阻和隧穿磁阻,量子掺杂问题和分数排斥量子统计。在这些方面共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同时,也从事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的一些量子场论问题的研究
覃绍京,1995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后,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10月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副研究员。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 目前正致力于强关联模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以突破高温超导碳 C60超导理论中解析分析的困难。
吴岳良,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1987-1996年先后在德国和美国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研究,尔后回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并聘为研究员,现任理论物理所副所长。主要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中的基本问题以及相关的唯象物理:基本对称性和对称破缺机制的探索,电荷共轭和时空反演对称性破坏的起源,物质-反物质不对称的起源。
马建平,1984年10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和天文系学习,于1987年7月在该校获理学博士学位并作博士后,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前沿的研究,并作出了重要成果。其研究领域涉及CP破坏,强相互作用及量子色动力学和应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已在国际主要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理论前沿的研究,并作出了重要成果。其研究领域涉及CP破坏,强相互作用及量子色动力学和应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
黄朝商,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被聘为研究员,93年为博士生导师。他先后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二维共形场论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超弦理论和二维共形场论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1997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