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物理学 计算相关记录895条 . 查询时间(0.923 秒)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陈默涵研究员及其研究生路登辉,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王涵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贾伟乐副研究员,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in Lin(林霖)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Linfeng Zhang(张林峰)博士、Roberto Car教授和Weinan E(鄂维南)教授合作,研究工作“Pushing the limit of molec...
2020年10月6日,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公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2021年度“兰道尔—本内特量子计算奖”(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学量子信息科学,特别是在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方面的重要贡献(“For si...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东辉院士团队在超冷四原子反应的动力学计算中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超冷四原子反应的精确截面计算
在量子计算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也见证了量子比特数从初期个位数到现今两位数的增长历程,无疑比特数的增加还会继续,那么这种发展是一种单纯数目的增加,还是我们期望一种“多则异也”的从量变到质变或者演生行为呢?2019年,谷歌量子计算团队发文宣称已经达到量子优越性(又称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引起公众普遍的关注,这种进展可以被归入“多则异也”的一种内涵,即由于比特数的增加,其...
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物理所等多个团队合作研究,设计制备了2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运用其中19个比特成功地观测到系统从“热化”到“多体局域化”(many-body localization)的相变行为与能量相关这一现象。这是国际上首个系统研究“多体局域化迁移率边界”的量子模拟实验,相关论文于2020年9月21日在《自然·物理》杂志在线发表,题目为“Observat...
2020年8月26—29日,第十八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暨2020年反应堆物理会议(CORPHY2020)在西安交通大学南洋大酒店举行。西安交通大学NECP实验室吴宏春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吴宏春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宜灿、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庆、中国原子能院院长薛小刚、西安交大科研院院长黄忠德、西安交大核科学...
量子计算机在使用新算法进行计算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涉及的数据量远远超过当今超级计算机的能力。但目前它们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解决材料学和化学的复杂问题上的适用性有限。例如,它们只能模拟材料研究中几个原子的性质。近日,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方法,为使用量子计算机模拟真实分子和复杂材料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npj计算材料学》。
二维空间中的准粒子由于其绕行路径所具有的拓扑特性,因此可以满足不同于玻色子和费米子的任意子统计规律。任意子又可分为阿贝尔任意子和非阿贝尔任意子,其中满足非阿贝尔统计的任意子可以通过粒子空间位置的交换(编织)而演化为一个新的量子态。基于这种奇异特性,研究者希望将信息编码在非阿贝尔任意子中,并通过非阿贝尔任意子的编织操作实现信息的处理和运算,即“拓扑量子计算”。由于拓扑的保护,拓扑量子计算具有包括可容...
何孝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物理(主要是Einstein方程相关问题)和微分几何的研究。
许迈昌,男,汉族,1965年生,中共党员,学士,副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员,湖南省物理学会理事。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质量工程项目2项,参与省自科和国家自科项目3项,发表论文10多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2篇。主编《大学物理学》教材2套,有一套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指导青年教师4人。
陈桥,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11月生,200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湖南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5年7月-8月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理论上提出并实验实现原子深度冷却新机制的基础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实现了1250对原子高保真度纠缠态的同步制备,为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规模化量子计算与模拟奠定了基础。北京时间6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 "First Release" 形式在线发布了该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研究方面合作紧密。近期,物理所许凯副研究员、博士生孙政杭、郑东宁研究员、范桁研究员与浙江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刘武新、李贺康博士、王浩华教授等,以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张煜然博士、野理(F. Nori)教授合作团队,利用16个超导量子比特实现了动力学相变的量子模拟,成果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理论上提出并实验实现原子深度冷却新机制的基础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实现了1250对原子高保真度纠缠态的同步制备,为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规模化量子计算与模拟奠定了基础。北京时间6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布了该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