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神经生物学 科学家相关记录238条 . 查询时间(0.568 秒)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李勃兴和黄潋滟团队研究发现了雌雄小鼠共情行为的性别差异,并解析了介导共情行为的感觉模态、神经环路和潜在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神经元》(Neuron)。
记者2024年3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套实感智能计算-控制平台。基于该平台,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斑马鱼全脑十万级神经元的实时监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发现了一座横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连接(NsMJ)”。通过它,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以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导致动脉舒张,诱发大脑功能性充血。2024年1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2023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岩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姜道华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VMAT2在运输单胺底物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及转运机制。
科学家已经确定与终止进食有关的大脑区域甚至特定细胞。但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协调的,目前还不清楚。现在,研究人员利用老鼠进食的大脑记录,首次确定了一个称为孤束核尾核(cNTS)的区域中的特定神经元是如何在用餐过程中启动以减缓进食并最终结束进食的。
对绝大多数动物而言,睡眠不可或缺。人类一生要花费约1/3的时间用于睡眠,而睡眠不足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例如引发炎症或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睡眠剥夺会导致其个体死亡。然而,哺乳动物的睡眠如何调控免疫系统,睡眠不足又如何带来负面的健康影响,其机制尚未厘清。
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需要将前后间隔发生的事件进行关联,形成联合型情景记忆,帮助人们根据先前信息预测后续事件并做出行为反应。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痕迹型条件恐惧行为范式(TFC)探究这种不连续事件关联学习的神经机制。基于TFC逻辑的行为范式常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认知测试以及情绪异常的精神疾病研究,因而探索其背后的神经机制对相关领域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重要桥梁,支配着全身各种运动功能。而这些运动调节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则是脊髓内一群稀少(仅占脊髓全部细胞约0.3-0.4%)而又关键的细胞——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运动神经元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支配全身的骨骼肌以实现对机体运动行为的控制。据统计,老年人在60岁以后会发生运动能力的快速下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每年会因行动不便等...
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人们一般都很擅长目测4个及以下的物品数量。但是,面对更大的数字时,人们对数量的判断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估计的速度更慢,也更容易出错。
人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科学家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近日,刊发于《科学》《科学进展》《科学-转化医学》的21篇论文,公布并阐释了迄今最全的人脑细胞图谱,揭示了3000多种脑细胞类型的特征,其中许多是新发现的细胞。
2023年10月9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生、副研究员张杰栋和博士江勇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揭示了人脑中注意对神经活动共变性的调节机制,为人脑如何改变特定神经元群体的活动共变性提供了证据。
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NN)被誉为第三代神经网络,使用更低层次的生物神经系统的抽象。它既是神经科学中研究大脑原理的基本工具,又因稀疏计算、事件驱动、超低功耗的特性,备受计算科学的关注。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引入,SNN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脉冲深度学习(Spiking Deep Learning)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传统SNN框架更多地关注生物可解释性,致力于构建...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昂研究员等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精神卫生》(Nature Mental Health)发表论文,揭示了精神分裂症跨尺度环路机制,并同期配发了研究简介。
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巴脱羧酶(DDC)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水平或可作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帕金森样病,包括路易体病。相关研究9月18日发表于《自然—衰老》。
青春期是一个以社交媒体使用高峰期为特征的发育时期,对同龄人的社交反馈神经敏感度也很高。习惯性查看社交媒体可能加剧青少年对于显著社交反馈预期的神经反应。此外,社会情景的动机显著性可能会破坏青少年参与认知控制的能力,进而破坏他们调节行为的能力。因此,反复接触数字社交奖励(例如,通知或点赞)可能会增加神经对奖励相关线索的反应,降低青少年抵制查看社交媒体冲动的能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