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相关记录833条 . 查询时间(1.435 秒)
本发明提供了肉豆蔻脑酸甲酯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或改善机体能量代谢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为药物、食品或保健品。本发明的研究表明,肉豆蔻脑酸甲酯(c14 : 1)可以激活遗传性肥胖db/db小鼠的棕色脂肪(BAT)的产热活性来消耗机体多余的能量,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善遗传性肥胖db/db小鼠的肥胖症。
2024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岩研究组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题为"A brain-derived insulin signal encodes protein satiety for nutrient-specific feeding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表征蛋白饱腹的脑内胰岛素信号及其调控蛋白进食行为的神经机制,揭示了中枢胰岛素信号的全...
2024年5月9日,海洋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快速萌动分裂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该藻通过线粒体交替氧化酶(AOX)途径加快能量代谢,拉动物质代谢流快速运转,从而提高不动细胞快速萌动分裂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TOP学术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莹研究员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方诩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作了以“营养代谢与人体健康”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方诩教授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2024年4月1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尚庆森副教授应邀参加“山海知微”前沿讲座,并作了题为“基于肠道菌群研究天然多糖的代谢和药理学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2024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阐明了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究人员首次阐明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8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2024年3月28日,由我学会代谢专业分会(以下简称“代谢分会”)主办的“代谢纵横”学术沙龙顺利进行。第五期沙龙的主题是“骨与代谢:跨器官间对话”。沙龙生动体现了代谢分会 “基础与临床融合” 的宗旨,临床和基础专家各抒己见,热情交流。沙龙活动通过网络会议室与平台直播方式开展,有745人出席网络会议室,2658人从平台直播间观看。
水稻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对低温敏感。我国多数稻作区均有低温冷害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孕穗期的障碍型冷害是我国东北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因其发生于水稻生长后期,一旦发生即无法补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水稻孕穗期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分子设计,打破连锁累赘,促进耐冷、高产、优质性状快速聚合,高效培育耐低温水稻品种是从根本上防范障碍型冷害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表型精准鉴定的制约,目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团队通过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的抗性淀粉干预临床试验和多组学分析,发现在保持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受试者每天摄入40克“抗性淀粉”,同时配合平衡膳食,8周后体重平均减轻2.8公斤。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人类营养和健康十分有益。β-隐黄质作为维生素A合成前体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只在少部分作物中富集。其中,柑橘果实是人类摄取β-隐黄质的重要膳食来源,但柑橘果实中β-隐黄质差异积累的遗传机理尚不清晰。揭示柑橘果实差异积累β-隐黄质的遗传机理及进化机制对于指导柑橘果实品质改良和培育富含维生素A前体的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果实在人类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多种健康有益物质的重要来源。对植物自身而言,果实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为种子的发育提供庇护场所(成熟前)和传播载体(成熟后)。因而,多数果实成熟前并不好吃,而且含有各种对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的防御性物质(如番茄中的番茄碱等)。这是因为在果实成熟前,种子还未发育成熟,植物利用包括茉莉酸信号通路在内的多种防御机制保护种子的正常发育。一旦种子发育成熟...
为落实好内蒙古大学部区合建各项工作,全面深化内蒙古大学与复旦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从2021年开始,生命科学学院每年选派近20位左右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前往复旦大学开展内蒙古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学生可自由选择加入了复旦大学相关优秀的课题组,在规定学制内全程在复旦大学进行学习和实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体液代谢组轮廓筛选糖尿病标记物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体液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代谢组轮廓,建立双重交叉验证筛选模型分析糖尿病人和健康人的代谢组轮廓,筛选糖尿病特异性标记物。双重交叉验证筛选模型在外层交叉验证中将代谢组轮廓分为模型集和测试集,在内层交叉验证中将模型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外层和内层中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内层中进行建模过程和初步的模型优化...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双江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Gut commensalChristensenella minutamodulates host metabolism via acylated secondary bile acids”的研究论文,揭示小克里斯滕森氏菌等肠道共生菌通过产生新型次级胆汁酸——酰基胆酸,靶向肠肝信号轴调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