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160条 . 查询时间(0.326 秒)
李昂,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机制及成体神经发生调控对脑可塑性的影响。
师玲玲,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兴趣:遗传与环境互作,对人类认知水平、社交行为、情绪应对策略产生影响。自闭症、多动症等神经发育疾病病因不明,但其发生发展与潜在致病性遗传变异和出生后的负性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神经发育疾病患者常见学习困难、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欠佳等社会发展适应障碍,给其所在家庭带来持久性养育困难。
杨文星 特聘副研究员、硕导,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相关研究。
李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1. 脊髓损伤后多组学解析损伤微环境挖掘神经再生相关机制。深度剖析和刻画脊髓损伤后的微环境动态组成及变化,深刻认识和精确描述损伤抑制微环境的特性,寻找调控神经再生与功能修复的新干预靶标....
郭伟翔,博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 任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衰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发育疾病) 都会引起神经发生的异常。我们实验室着重研究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发生的细胞分子机制,以及它们在...
段力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在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基地班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所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2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靳静娜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2008年参加工作,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医学物理与医学测量实验室,从事电磁神经调控技术、神经信号分析、运动及认知等脑功能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天津市应用基础面上项目、协和青年科研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
王贵彬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成瘾、抑郁症、应激相关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与治疗。
苑晓晨,男,1981年8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治医师,党支部委员。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微循环发病机制研究,中西医结合探索(微循环与“络病”“病络)。
沙龙泽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沈岩/许琪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癫痫、抑郁症等重大脑肌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靶标。
姓名:郭宜平性别:男职称:副研究员,研究领域:1)干细胞在治疗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功能性检测,特别是和学习与记忆相关的疾病;2)神经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在体转分化研究;3)学习与记忆的机理研究。
姓名:包飞翔性别:男,研究领域:神经退行疾病的线粒体机制,神经线粒体的质量控制途径。
姜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本课题组主要围绕神经调控代谢为核心研究代谢紊乱对疼痛感觉和睡眠觉醒控制调节的神经环路机制。
魏雅槟 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抑郁症、躁狂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与治疗机制研究(2) 儿童孤独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病与治疗机制研究(3) 神经精神疾病的药物基因组学(4) 体外诱导干细胞、3D脑类胚体模型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孙琳琳 博士,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慢性神经病理痛发生发展的外周及中枢机制。2. 药物成瘾记忆形成、消退和唤起过程中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及其分子机制。 3. 孤独症的感觉异常及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