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民族学 民族文化相关记录256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2022年初,广州市民宗局积极探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载体,与广州美术学院合作打造了“同心同圆”民族文化形象品牌,制作了包括“同心同圆”动漫形象、表情包、海报及相关衍生品等原创IP。相关产品一经发布上线,即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民族观与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紧密关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弘扬的,其历史变迁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共生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由民族认同拓展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圈层化迭代过程。“多元”包容...
民族自生系统论将多民族文化认同体视为有自我分别和转换的边界,能够自我增生的文化系统。这一理论范式将民族文化系统视为后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从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元架构出发,可以将族群—族体—民族的关系视为“即刻解释项—动态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模式,从而将多民族文化认同体视为终极的意义项。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同族群和位阶之上的耦合,为作为自生系统的多民族文化认同体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推动着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又凯研究员编著的《西双版纳的植物与民族文化》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植物供给人类衣食住行、防病治病、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产品,它在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数万年的历史演变中,自始至终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认知、信念和价值观的总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
2020年12月24日上午九点,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办的“民族文化心理高层论坛”第三讲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商学楼0105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嘉宾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麻国庆教授,他演讲的题目为“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席论坛的有我系主任胡平教授、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积家教授、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干部黄慧英、苏航,...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青海民族大学藏传佛教与中蒙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和科研管理处主办的东北亚民族文化与国别区域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省内外科研院所的55位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为克服疫情影响,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并联互动的方式举行。副校长马成俊在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人才培养情况以及国别...
2020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桂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论坛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等国13名学者线上参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致辞并宣布开幕。他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第四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为桂林的文化...
2020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论坛围绕“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展开讨论。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者共13人在线上参会,我校副校长李珍刚教授、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教授等8人参加了此次论坛。2020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广西桂林举行,论坛围绕...
2020年11月14日,“东北地区民族文化与设计艺术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和大连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南安普顿国际学院承办。作为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民族学学会下设的二级分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是以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团体。本次研讨会适逢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之际,旨在以此为契机,...
大理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考试大纲。
马国君,湖南怀化人,博士,教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青年创新人才,中组部“西部之光”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环境史、民族史研究和教学。目前出版专著5部,在《清史研究》《思想战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
闫玉,女,彝族,博士。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教授《旅游人类学》、《文化遗产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民族艺术。主持国家项目《文化遗产语境下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出版著作《银饰为媒:旅游情境中西江苗族的物化表述》,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尤小菊,女,(1978.07-),河北衡水人,现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民族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年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民族学通论》、《文化人类学概论》、《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女性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课程。研究领域为民族文化村落与景观研究,近年来...
于衍学,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民族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等研究生课程,《民族志写作与田野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等。在《贵州民族研究》、《宁夏社会科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