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相关记录825条 . 查询时间(0.446 秒)
2024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阐明了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究人员首次阐明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8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2024年3月28日,由我学会代谢专业分会(以下简称“代谢分会”)主办的“代谢纵横”学术沙龙顺利进行。第五期沙龙的主题是“骨与代谢:跨器官间对话”。沙龙生动体现了代谢分会 “基础与临床融合” 的宗旨,临床和基础专家各抒己见,热情交流。沙龙活动通过网络会议室与平台直播方式开展,有745人出席网络会议室,2658人从平台直播间观看。
水稻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对低温敏感。我国多数稻作区均有低温冷害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孕穗期的障碍型冷害是我国东北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因其发生于水稻生长后期,一旦发生即无法补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水稻孕穗期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分子设计,打破连锁累赘,促进耐冷、高产、优质性状快速聚合,高效培育耐低温水稻品种是从根本上防范障碍型冷害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表型精准鉴定的制约,目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团队通过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的抗性淀粉干预临床试验和多组学分析,发现在保持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受试者每天摄入40克“抗性淀粉”,同时配合平衡膳食,8周后体重平均减轻2.8公斤。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人类营养和健康十分有益。β-隐黄质作为维生素A合成前体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只在少部分作物中富集。其中,柑橘果实是人类摄取β-隐黄质的重要膳食来源,但柑橘果实中β-隐黄质差异积累的遗传机理尚不清晰。揭示柑橘果实差异积累β-隐黄质的遗传机理及进化机制对于指导柑橘果实品质改良和培育富含维生素A前体的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果实在人类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多种健康有益物质的重要来源。对植物自身而言,果实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为种子的发育提供庇护场所(成熟前)和传播载体(成熟后)。因而,多数果实成熟前并不好吃,而且含有各种对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的防御性物质(如番茄中的番茄碱等)。这是因为在果实成熟前,种子还未发育成熟,植物利用包括茉莉酸信号通路在内的多种防御机制保护种子的正常发育。一旦种子发育成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体液代谢组轮廓筛选糖尿病标记物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体液代谢物进行分析得到代谢组轮廓,建立双重交叉验证筛选模型分析糖尿病人和健康人的代谢组轮廓,筛选糖尿病特异性标记物。双重交叉验证筛选模型在外层交叉验证中将代谢组轮廓分为模型集和测试集,在内层交叉验证中将模型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外层和内层中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内层中进行建模过程和初步的模型优化...
2024年1月1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文策教授应邀做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共同主办的第50期整合生物学前沿论坛。此次论坛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C205会议室举行,由我校陈振夏教授主持。
2024年1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精准营养与代谢团队陈振夏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iMeta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评估了黑米饮食对结直肠癌发展的健康效用,揭示了黑米饮食发挥功能的潜在机制。该研究强调了全谷物食品的潜在健康优势,强调了黑米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潜在效用。
2023年12月16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免疫分会成立大会暨营养免疫与健康促进学术会议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按拼音字母排序,排名无先后)三十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23年12月14-16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年会”于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代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融合,邀请了40余位代谢领域基础与临床的国际知名专家进行大会报告与专题报告,并开展青年科学家论坛,旨在推进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广大从事代谢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2023年12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振斐研究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吴登龙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昕研究组的共同研究成果“Active DHEA uptake in the prostate gland correlates with aggr...
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细胞与生物科学》(Cell & Bio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研究文章。该...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Cell & Bio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维生素C通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