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生物学 基因相关记录8754条 . 查询时间(1.005 秒)
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大豆的生育期和产量受到光周期变化的影响。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但控制大豆种子粒重的关键基因及其光周期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2024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银鲳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布了我国重要名贵经济鱼类——银鲳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the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Data》(Q1,IF5year=10.8)在线...
利用组学、遗传学和微生物学方法,以纤毛虫原生动物、细菌、酵母等为研究模式,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演变机制,聚焦生物的突变规律和生活史演化,具体研究主题如下:A.生活史在高变环境下的演化规律与机制;B.基因组演化以及稳定性机制;C.环境胁迫下的突变形成;D.医疗及环境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演化;E.水产养殖病害纤毛虫的生物防治。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质和脂肪。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是中国东北及其他东北亚国家大豆种植区最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威胁大豆生产,造成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培育抗虫大豆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最经济有效的手段。Cry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类杀虫晶体蛋白,广泛用于培育转基因...
“何以为人”——如何定义我们人类自身及理解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问题。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现代人的由来和独特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致多数陆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只保留了110-130个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编码基因转录、蛋白翻译和光合作用组分。叶绿体基因组保存着两种类型的RNA聚合酶,即细菌型质体编码的RNA聚合酶(PEP)和噬菌体...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水平下降。研究结果展示了表观遗传沉默治疗疾病的潜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
2024年2月29日,The ISME Journal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晏向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论文题为“Characterizing core microbiota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the pig gut microbiome”。该研究构建了猪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
2023年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果“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入选。人类基因组是生命活动的“密码本”,它控制器官再生和机体稳态,亦影响器官退行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在该密码本中,素有“暗物质”之称的非编码序列约占98%,其中约8%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为数百万年前古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遗迹。古病毒序列在衰老过程中...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及其研究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芦笋中抗旱性AoSAP8_P基因、核酸分子、重组载体及其应用,芦笋中抗旱性AoSAP8_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利用芦笋中AoSAP8_P基因的抗逆性与应用,通过该基因转化烟草后的应用,转基因烟草比非转基因烟草耐逆性显著提高,丰富了培育高抗逆性作物的基因资源与应用。本发明从紫色激情四倍体芦笋品种中克隆出AoSAP8_P...
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塑造者。叶绿体大约在15亿年前通过蓝藻内共生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要么被废弃,要么逐渐转移到细胞核染色体中,导致大多数陆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只保留了110-130个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编码基因转录、蛋白翻译和光合作用组分。叶绿体基因组中保存着两种类型的RNA聚合酶,细菌型质体编码的RNA聚合酶(PEP)和噬...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024年2月24日报道,国际育种公司Genus借助CRISPR技术,对猪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能避免患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CRISPR》杂志。该公司表示,目前他们已生产出数百头CRISPR基因编辑猪,这些转基因猪有望于2025年获得美国监管机构批准,成为首批用于大规模肉类生产的转基因农场动物。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苏华、副教授何子文团队以红树植物杯萼海桑所在支系为对象,全面分析基因组进化轨迹,探索倍性变化(多倍化-重二倍化过程)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开发了核酸酶LbCas12a介导的内源基因非编码区定向进化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通讯 (Plant Communications) 》。
芝麻(Sesamum indicum L.)是含油量最高的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芝麻枯萎病由Fusarium oxysporum f. sp. sesami(Fos)侵染引起,是芝麻两大真菌病害之一。开展抗枯萎病关键基因挖掘对解析芝麻等农作物抗病遗传机制、实现品种抗性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从芝麻栽培种中发掘出与枯萎病抗性相关的优异基因(位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