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民族学 经济相关记录108条 . 查询时间(3.159 秒)
打工经济背景下,社会矛盾触发点减少,团结互助范围扩大,平等和谐能力提升,共同繁荣发展意愿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多元社会权威显现、文化消解和重构步伐加速、部分民族精英的民族意识增强等新情况。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可以从新兴社会权威引导、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管理、外出打工人员民族意识教育和传统社区规范挖掘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控。
市场经济发展中,散杂居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体现在社会公共资源争夺、误解和担忧、区分意识、日常生活问题复摘要:杂化等方面。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意识缺乏有效引导、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缺失等因素是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实施区域性发展政策、加大民族意识引导和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来进行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郊区土家族在对待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态度上还存在种种顾虑和疑惑。解决的对策是:增强当地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商品意识;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改善政府的行为方式和效率。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室成立于1992年8月,原室名全称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室”。2003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名更改及学科、学术方向调整的要求,更改为现名(英文名Department of Ethno-Economic Research,下简称“经济室”)。
从民族地区生态脆弱性出发,运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法对2000-2017年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不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扩张发展规模为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此期的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不足,客观上导致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过程中面临稳定数量增长与实现绿色效益之间的内在矛盾。基于对此矛盾的理性认识,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一方面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摈弃数量增长的片...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简述 世居河南的少数民族约有26%居住在城镇,74%的人口分布在农村,d大部分人以务农为主,兼有少部分小型工、副业生产。居住在农村的少数民族中,约有50%居住在城市郊区、城关、集镇。这些地方人多地少,每人平均不到1亩可耕地,个别地方人均2、3分可耕地;另外50%的少数民族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一般农村,少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这些地方土地较多,人均可耕地在1亩以上。
本文主要论述1860~1912年间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相关思潮及其主张,以具体的思想史资料为核心进行实证考察,力图形成有理论色彩的有关晚清民族主义的较为完整的概念。本文认为,以经济为取向,强调本民族经济权益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主要形式。晚清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催发了经济民族主义的产生,对西方工商立国的体认成为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思想基础,而甲午战后清政府出台的振兴工商业政策,则优化了经济民族主...
为了解全县苗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给县委政府谋划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于2012年7月开始,对全县8个苗族聚居村和7个非苗族聚居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180户苗族家庭户、234户汉族家庭户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一次调查统计,并对面上36个苗族聚居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在调查中,苗族聚居村的广大干部对如何加快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许多意...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岭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是稻作文明类型,这里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的先民适应岭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创造了稻作农业,为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总之,岭南早期文化是由这里的原住民族的先民创造的。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是壮族开始在中央王朝的统一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生存和发展的时期。但是,从秦到清中期,岭南壮族及其先民的人口一直占绝大多数,因此,这一时期我...
关中农村的区域社会具有三大基本特征:自耕农为主,人地关系缓和,干旱灾害频发。立基于此,庙与庙会对于关中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与施坚雅研究的川西农村和弗里德曼研究的华南农村等两个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性质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基层市场体系理论和宗族范式都难以从根本上解释关中农村的区域社会秩序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一个理解关中农村区域经济社会性质的理想模型,即“庙会)是关中农村区域社会秩序整...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区域性经济合作与经济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武陵地区跨越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与川渝经济区毗邻,情况相近,但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种种原因,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旧相对滞后,要摆脱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就要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各种歧视性做法,推进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培育地区产业簇群,创建武陵山区经济共同体,实现武陵山区人口、...
所谓经济协作区,是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经济发展为纽带,在同一毗邻地域内建立的一种协商为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区域性联合组织。本文结合区域实际,对构建“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旨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热潮,从理论到实践持续升温。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将全国划分为七大经济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专辟一章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区域性经济合作与经济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武陵地区跨越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与川渝经济区毗邻,情况相近,但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种种原因,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旧相对滞后,要摆脱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就要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各种歧视性做法,推进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培育地区产业簇群,创建武陵山区经济共同体,实现武陵山区人口、...
试论恩施民族特色饮食经济     恩施  民族  特色  饮食  经济       2012/9/17
恩施的清江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原生的饮食结构、饮食风味、食物储存烹饪方式等受到的外部影响较少。因此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饮食文化。就饮食结构而言恩施少数民族以玉米、红薯、土豆、荞麦、小米、高粱等粗粮为主食。他们善于将粗粮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点心,如将苞谷面发酵后,用桐树叶包裹蒸熟,制成带有浓郁桐叶味的“桐树粑粑”。善于熏制腊味食品,如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出的“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